刻度器

八年级下册物理简单机械测试题解析叶

发布时间:2023/7/30 17:44:11   
甲氧沙林液 http://pf.39.net/bdfyy/bdfyc/170224/5231253.html

整理的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测试题解析如下,供师生们参考。

一、填空题

1.如图所示是一种用来夹碎核桃的“核桃夹子”。在夹碎核桃时,它相当于_________(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杠杆;在图示A、B、C三点中,_________点相当于支点。

参考答案:省力;A

解析:在我们看来,核桃夹子或是其它生活中的杠杆,其特征是一目了然的——因为我们是物理老师。但在学生尤其是八年级的初学者看来,它就是一个鲜活的核桃夹子。因此,讲题时不能“一说了之”。见下图:——构建模型

2.如图所示,把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的中点O支起来,在A点悬挂一个重为4N的物体,在B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作用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F=______N;若保持物体悬挂的位置不变,改变力F的方向,如图中虚线所示,若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力F将_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参考答案:3;变大

解析:此题严禁“一说了之”!若是泛泛地一说,似乎学生也能明白,但却失去了一个形成学生能力的机会。见下图:

3.如图所示,用竖直向下的大小为F的拉力通过滑轮组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提升了h高度。则F所做的功为_________;物体克服重力做功为_________;若不考虑摩擦,则动滑轮重为________,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2Fh;Gh;2F-G;G/2F

解析:研究对象——“动滑轮+物体”,其受力如图所示:

4.如图所示,用大小为F的水平拉力通过滑轮组拉动重为G的物体A。若在t时间内使A水平向左移动了距离s,地面对A的摩擦力为f,则A运动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绳子端点B的速度大小是______。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s/t;2s/t;fs;f/2F

解析:研究对象——“动滑轮+物体”。

空间关系:sB=2sA→速度关系:VB=2VA

物体受力如图所示:

希望老师们讲题时借用上图与第3题比较,拜托各位了!

5.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长L,高h,用大小为F的沿斜面向上的恒定拉力将重力为G的小物块拉到斜面顶端。在此过程中所做的无用功的大小是____________,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若该斜面粗糙程度增加,斜面的机械效率_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FL-Gh;Gh/FL;不变;=Gh/FL

解析:W总=W有+W无——是用来用的。虽然学生能算出=Gh/FL,但在回答第三问时还是会有疑虑的,这就是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易受干扰因素的影响。

二、选择题

6.简单机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使用下列简单机械可以省力的是(  )

A.旗杆顶部的滑轮B.赛艇的船桨

C.拔钉子用的羊角锤D.测质量的天平

参考答案:C

解析:判断的依据——F1L1=F2L2

7.健身器材中训练拉力部分的机械其结构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若不考虑滑轮重、不计摩擦,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两个滑轮在装置中起的作用相同

B.拉力移动的距离与配重上升的距离相同

C.沿方向1与2匀速拉动配重,所用的力大小相等

D.将配重提升相同高度,用该装置与直接提升所做的功相等

参考答案:D

解析:

A.两个滑轮在装置中起的作用相同——省力和改变力的方向是不同的

B.拉力移动的距离与配重上升的距离相同——s拉=2s配

C.沿方向1与2匀速拉动配重,所用的力大小相等——用下图比较说明

D.将配重提升相同高度,用该装置与直接提升所做的功相等——W直=Gh;W拉=F×2h=Gh

8.如图所示,物体A、B分别重为G1、G2,滑轮重和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此时物体A在水平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若用力F向左拉,使物体A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则(   )

A.物体A向左、向右匀速运动时,绳子的拉力不同

B.物体A向左、向右匀速运动时,水平面对A的的弹力不同

C.物体A向左、向右匀速运动时,水平面对A摩擦力的大小不同

D.物体A向左、向右匀速运动时,力F的大小等于G

解析:难点——物体A向左、向右匀速运动时,B怎样运动?——匀速(假设推理得出)

物体受力分析:研究对象——A;滑轮、B

9.如图所示,甲、乙分别为同一滑轮组的不同绕法,忽略绳重及一切阻力。已知用图甲绕法匀速提升重为N的物体时,机械效率为9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分别用两种绕法匀速提升相同重物升高相同高度,F2做功少

B.用图乙绕法匀速提升N重物时,机械效率为80%

C.分别用两种绕法匀速提升相同重物时,两种绕法机械效率相同

D.拉力F1的大小为N

解析:研究对象——动滑轮+物体

A.分别用两种绕法匀速提升相同重物升高相同高度,F2做功少——见下图

C.分别用两种绕法匀速提升相同重物时,两种绕法机械效率相同——见下图

D.拉力F1的大小为N——F1=N

10.(多选)如图所示是建筑工地上的塔吊示意图,B是配重。塔吊刚开始工作时,钢索吊起货物加速上升,最后缓慢上升到一定高度静止,横梁水平转动把货物运送到目的地。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货物加速上升时,钢索对货物的拉力大于货物的重力

B.货物缓慢上升时,支点O处没有力的作用

C.横梁水平转动时,钢索对货物做功

D.配重是为了防止起重机翻倒,利用了杠杆原理

参考答案:AD

解析:研究对象——物体+杠杆

A.货物加速上升时,钢索对货物的拉力大于货物的重力——匀速上升怎样?(比较法)

B.货物缓慢上升时,支点O处没有力的作用——FO=GB+G物(忽略横梁重)——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

C.横梁水平转动时,钢索对货物做功——W=F×0=0

D.配重是为了防止起重机翻倒,利用了杠杆原理——杠杆五要素

三、作图题

11.如图所示,工人用撬棍撬起石块,O为支点。请在图中大致位置画出石块对撬棍的压力和工人所用最小力的示意图。

参考答案:如图所示

要点: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作用力竖直向下)

12.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提升物体A。请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要点:力F竖直向上

四、实验探究题

13.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每小格均等长)、铁架台、刻度尺、细线和若干个重为1N的钩码。

(1)要将如图甲所示杠杆调节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适当往_____(选填“左”或“右”)调动;把杠杆调节在水平位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杠杆调节好后,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情景如图乙、丙、丁所示,以两边钩码的重力分别为动力F1和阻力F2,对应的力臂为L1和L2,由此可得到的杠杆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选填“A”或“B”)

A.取平均值减少误差

B.寻找普遍规律

(3)将如图丁所示杠杆两边的钩码各撤掉1个,则杠杆________________(选填“保持平衡”、“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

(4)如图所示,用细绳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拉力F为_______N;将细绳转到虚线位置同时改变拉力F的大小,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

参考答案:(1)右;方便读取力臂(2)F1L1=F2L2;B(3)左端下沉(4)1;能

解析:(1)把杠杆调节在水平位置的目的主要就是方便读取力臂

(2)商榷:“寻找普遍规律”等不等于“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3)方法1:极限分析法——假设去掉两个钩码

方法2:见下图

问题:左端下沉的“客观现象”是什么?——转动(FL的作用)

(4)(略);建议追问学生第二问的原因

14.某物理兴趣小组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过程如下:

①记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沙和袋子所受的总重力G;

②安装滑轮组如图所示,分别记下沙袋和绳端的位置;

③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沙袋升高,记录拉力的值F、用刻度尺测出沙袋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

④算出有用功W有,总功W总,机械效率η。

⑤改变沙袋中沙子的重量,重复上面的实验。

请根据该小组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保证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的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应尽可能的沿___________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

(3)在计算总功的时候,小组同学发生了分歧,有同学认为W总=Fs,有同学认为W总=3Fh,你认为总功的计算应该是W总=_________。

(4)请你判断,他们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1)缓慢拉动(2)竖直(3)W总=3Fh(4)越大

解析:(1)缓慢近似匀速——物理学科素养

(2)不竖直则3F≠G总——不宜深入

(3)s≤3h(什么时候相等?)

(4)再次计算机械效率,从结果判断——杜绝口诀

四、综合应用题

15.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行驶的汽车通过滑轮组拉着重G=9×N的货物A从斜面底端以V=2m/s的速度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经过t=10s的时间,货物A竖直升高h=10m。已知汽车的功率P=kW,其中80%用于对绳做功。不计绳的质量和滑轮组所占据的空间,求:

(1)汽车运动的速度是______m/s;t时间内汽车对绳的拉力所做的功是______J;

(2)汽车对绳的拉力大小;

(3)斜面的机械效率。

参考答案:(1)6;1.2×(2)2×N(3)75%

解析:(1)空间关系:s汽=3sA→速度关系:V汽=3VA=6m/s——易错点

W绳=η汽Pt=80%××W×10s=1.2×J

(2)η汽P=Fs汽/t=FV汽→F=2×N——不建议直接使用公式

(3)η=W有/W总=Gh/(F×3sA)=75%

祝师生们愉快!

(本文系叶老师物理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于百家号叶老师物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53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