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影片被人说“尺度大”往往是超过了人们心中的一些常规的“标准”,这个“标准”却不一,因观众“口味”的轻重程度而异。但我们明白,做事要有分寸,做人要有规矩,没有明确的标准会造成社会的混乱,这也是度量衡发明的意义。
氏族时代,人们种植、狩猎得到的粮食通常由氏族酋长分配给大家。这时,会临时找来一件陶罐作为分配的工具和“标准器”,每人得到的粮食也能基本相等,粮食一分完,这个陶罐便失去作为标准器的作用了,下次分配时再临时找一件。
然而,当人们有了储存活动之后,就要考虑到储存多少才能勉强度过寒冷的冬季,今年与去年相比,收获量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等等,这时就有保存一件相对稳定的专用测量工具的必要了。他们用结绳记事的办法把去年收获量记录下来,待第二年仍用同一个陶罐来测量,这样年复一年,终于总结出一些经验,知道应该分配多少和储存多少了。
氏族酋长选择一个或几个容器,每年都用它来测量和分配粮食,这些器具便成为在一定范围内固定的专用量器。专用量器通常都保存在氏族酋长处,公社居民日常生活中似乎没有普遍使用的必要,又和大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因此器物本身也就不存在什么法制性,只要大家承认它、遵守它也就行了。如今,这个“标准器”已经“进化”成人们用于各种简单或复杂目的的测量仪器。
·玉权
在古代中国,诸如玉石一类的珍贵矿物被用作权重标准。
·游标卡尺
年,保罗·韦尼耶发明了一个用于对一个微小尺寸进行高精度测量的滑动计算尺。这一游标的原理至今仍用于测量仪器中。
·弹簧秤
18世纪发明,其工作原理是弹簧拉伸的长度同所受的力——所挂重物的重量成比例。表盘可以重量单位(如千克)或力的单位(牛)作为刻度。
·称重天平
天平使重量已知的东西和重量未知的物体在其两端悬置而达到平衡,此时两端物体重量相等,通过这一原理来测得后者的重量。
·标准砝码
19世纪出现,但当今许多国家已经用千克替换磅作为重量的计量单位。
·嵌套杯
19世纪,杯状的标准权重曾用于称量,它们可以多个嵌套在一起。
·黄铜半周经纬仪
19世纪,经纬仪可测量水平与垂直方向的角度,在测量工作中非常重要。该仪器的望远镜可聚焦于远处的物体,该物体的位置可由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角度来确定。
·带刻度移液管
21世纪,以毫升为单位标度的玻璃吸管可精确测量单滴液体的体积。
·现代千分尺
21世纪,绝大多数现代千分尺都像卡钳那样工作,在距离物体很近的时候以微小尺寸移动。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