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度器

揭秘承载天问一号的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

发布时间:2023/6/10 15:06:24   

刘帅封面新闻记者杨晨

7月23日,承担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升空。承载“天问一号”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是此次发射成功的关键之一。

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上,也有很多关键部分出自于“四川造”。记者了解道,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下属的四川航天燎原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的重要制造单位,主要负责箭上配电器、附加控制器、电缆网等重要单机和地面测发控整体系统的生产制造任务。

针对长五火箭“长寿命、高可靠”的技术特点,制造方根据机械加工、电子装联、电缆制造等8大类不同专业的产品特点制定了近千份的工艺指导和保障文件。年起至今,已完成35项台套产品的生产交付任务,产品交付合格率%。

“毫厘”之间决定成败

为0.78mm的距离范围也要花一个月攻关

在长五精密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失之毫厘,便差之千里。一个简单的螺丝钉背后,是十数道不同的制造和检验工序,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都可能导致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有时,仅短短1秒钟的焊接操作误差就会导致印制板整体报废。”技术主管钟玉凤说道。“我们的师傅那都是工匠大师,没两把刷子的人不敢干长五。”型号负责人赵虹补充。

毫厘之间的“计较”在长五制造过程中很常见。例如遥四火箭使用的某新型继电器,采用了新型的压接连接方式。据介绍,生产过程中,首先需要把硬的端子和软的线缆压接在一起,做成插针。做好插针后,还需将插针送入直径仅1.8mm的盲孔中去。

有一次,手工将插针送入盲孔时,针尖离孔底部的距离大于了0.78mm,这样便会导致送去的插针因无法卡住卡槽,存在脱落可能,进而致使操作失败。为了这0.78mm,工艺能手们开展了耗时近1个月的工艺攻关,通过对内部结构进行层层分离,攻关组终于摸索出了2.42mm到3.2mm的合理送针区间。“送针区间确定后,我们制作了标有送针刻度的专用送线器。再也不用为了那0.78mm的送针余量而心惊胆战。”工艺骨干杨梦鸥介绍。

“神经网络”多而重

1根电缆甚至需要8个壮小伙合力才能搬得动

在“胖胖”的长五系统中,成千上万、密密麻麻的电缆组成了火箭及地面测发控设备庞大的神经网络。像血管一样的神经网络将长五的各个分系统有血有肉地连接在一起并为内部的“血液流动”——即信号传输过程提供着绿色通道。

据悉,原始物料总长度近百公里,单根成品电缆长的达50余米、单根芯数多的有余芯、单根重的有公斤且内部连接错综复杂的电缆,常常被“吐槽”:“又笨又重又长又错乱”。有时,1根电缆甚至需要8个壮小伙合力才能搬得动。

“根据产品特点,车间创新了‘专用下料盎绕设备、自动测试仪、通用工装、流动装配车’等一系列工艺方法或操作方法。有了这些诀窍,产品的质量得到了更好的保证,我们是省时省力又省心。”班组长应华芳介绍道。

此外,长五的发射基地——雨量丰富的海南文昌十分潮湿,即使是在相对少雨的冬季,有时都会出现传说中的“回南天”现象。特殊的气候条件让长五产品对密封性的要求非常高。“稍有不慎,哪怕是一个小针孔没有严丝合缝都可能导致产品内部被海边盐雾腐蚀或产生积水,从而导致严重的短路问题。”负责电缆制造的刘燕清介绍。

对于涉及数十种不同规格的长五接插件产品来说,最终达到的“%密封防盐雾状态”的背后,是上百套的样件探索模拟和十数种的环境试验摸排。结合前方院所的最新攻关成果,工艺骨干人员日以继夜、分秒必争,最终保证了产品指标的又一个%。

“为了在超高温条件下保证电气通路,通过不断探索,我们找到了专门的高温处理方法。长五,倾注了我们大量的心血。”看着现场“天问一号”发射成功的视频,视频里的欢呼雀跃让刘懿忍不住感慨起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80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