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刻度器 >> 刻度器发展 >> 化学规律中的一般与特殊50例
1.仅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是单质。但由氧气和臭氧、金刚石和石墨、红磷和白磷等组成的物质,虽然它们仅含有一种元素,但它们却是混合物。
2.气态单质分子一般都是双原子分子,但惰性气体分子都为单原子分子,臭氧分子则为三原子分子。
3.分子之间的间隔一般都是遇冷变小,但水在降温而结冰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是增大的。
4.原子核一般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普通氢原子(即氕原子)原子核中只有一个质子而没有中子。
5.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的元素一般都是金属元素,但氦元素是惰性气体元素,氢和硼元素等则是非金属元素。
6.原子团一般都是阴离子,但NH4+却是阳离子。
7.酸根一般都是原子团,但Cl-、S2-都不是原子团。
⒏凡是有单质参加或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般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当单质参加反应时,其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正价或负价;而有单质生成时,元素的化合价则由正价或负价变为0价。但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红磷与白磷之间的转化)虽有单质参加和单质生成,但在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故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⒐发生化学反应的标志是有新物质生成。但有新物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学反应,如核裂变。因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反应仅是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因而核反应不是化学反应。
⒑化学反应过程中肯定伴随着化学键的破坏与形成。但破坏化学键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如对由化学键形成的晶体,在加热熔化的过程中,化学键必被破坏,但无新物质生成,故未发生化学反应。
⒒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力叫化学键,其键能比范德华力大得多。但有些金属晶体中的化学键键能却很小,与范德华力接近。如碱金属单质与汞的硬度小、熔点很低就是很好的证明。
⒓由原子组成的晶体一般是原子晶体。但惰性气体在低温下形成的晶体,虽由惰性元素的原子组成,可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却不是共价键,而是范德华力,故惰性气体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
⒔离子晶体是由阴阳离子组成的。但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如金属晶体;若晶体中含有阴离子,则必定是离子晶体。
⒕盐是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但NH4Cl、CuSO4·5H2O、Na2CO3.10H2O等也是盐。
⒖酸与活泼金属反应一般生成盐和氢气,但硝酸、浓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应,却生成盐和水。
⒗金属在常温下一般都是固体,但汞却是液体。
⒘非金属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一般都是显酸性,故称之为“氢某酸”。但氮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氨的水溶液却显碱性;而水呈中性。
⒙非金属氧化物一般都是酸性氧化物,但H2O、CO、NO等则不是酸性氧化物。
⒚酸性氧化物一般都是非金属氧化物,但Mn2O7等酸性氧化物却是金属氧化物。
⒛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但3摩尔氧气生成2摩尔臭氧和2摩尔二氧化氮生成四氧化二氮两个反应虽然只有一种物质参加,却属于化合反应。同样,两个反应的逆反应虽然也只生成一种物质,却属于分解反应。
21.极大多数盐溶解于水后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但醋酸铅溶解于水却不完全电离,属于弱电解质。例如用湿润醋酸铅试纸来检验硫化氢气体时,其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2Pb+H2S=PbS↓
+2CH3COOH,
而不能将此改写成离子方程式。
22.强酸一般能与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和强酸盐,反之则不能反应。但硫化铜、硫化铅与盐酸、硫酸等不反应,而氢硫酸与硫酸铜、硝酸铅等却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如
CuSO4+H2S=CuS↓+H2SO4。
23.铵盐受热分解一般都能放出氨气,但硝酸铵只有在低温下分解才会产生氨气,而在高温或撞击等条件下,则得不到氨气,如
2NH4NO3=2N2↑+O2↑+4H2O(条件:撞击)。
24.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在常温下(25℃),纯水及中性溶液中C(H+)=C(OH-)=10-7mol/L,此时pH=7,故通常认为:当pH=7时,溶液呈中性。但是,当温度升高时,水的电离度增大,pH减小,例如:℃时,纯水为中性时的pH=6。可见,溶液呈中性的根本原因不是pH=7,而是溶液中的C(H+)=C(OH-),只有在常温下,中性溶液的pH才等于7。
25.酸式盐的水溶液看上去都应显酸性,因为它可以电离出H+离子,如:
NaHSO4=Na++H++SO42-
但是弱酸的酸式盐在溶液中同时存在两个平衡,如:
H2CO3=H++HCO3-(电离平衡),产生H+使溶液呈酸性;
HCO3-+H2O=OH-+H2CO3(水解平衡),产生OH-使溶液呈碱性。因它的水解程度略大于电离程度,故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所以,对于酸式盐的溶液,当其酸式根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时显碱性,反之则显酸性。而若两者程度相当,则呈中性,如CH3COONH4溶液呈中性。
26.二氧化碳是常用的灭火剂;氮气因性质稳定,故是一种优良的保护气。然而碱金属及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去灭火;冶炼镁时,也不能在氮气中冷却,因为它们可发生化学反应。如:
2Mg+CO2=2MgO+C(加热),
3Mg+N2=Mg3N2(加热)。
27.物质燃烧一般需要点燃,但白磷却能自燃,不需要点燃。
28.燃烧一般需要氧气,但钠、氢气在没有氧气时也能燃烧,如它们都能在氯气中燃烧。
29.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一般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熟石灰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却随温度的上升而变小。
30.饱和溶液中若加入其固体溶质,一般溶液质量不变,但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铜后,其溶液质量会减小。
31.乙烯、乙炔气体通入溴水中因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但SO2、H2S、乙醇蒸汽等因与Br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苯、甲苯等因发生萃取而使溴水层褪色,所以使溴水褪色的不一定是加成反应,使溴水层褪色的也不一定是化学反应。
32.含氧酸可与醇羟基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而酚羟基则不能发生酯化反应。而苯酚与乙酸酐可发生反应生成酯,但该反应不属于酯化反应,如这两者反应生成乙酸苯酯和乙酸。
33.氨水可用来洗涤粘有AgCl、AgBr固体的容器,但不可洗涤AgI。
34.试纸使用时一般先润湿,但pH试纸不润湿。
35.滴定管0刻度在上、下端有一段无刻度(估计到0.01mL)。量筒(杯)无0刻度(起始刻度1/10。)
36.温度计一般插在液面以下,但在石油的分馏实验中测的是蒸汽的温度,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
37.CaCl2一般可干燥任何气体,但不能干燥NH3。
38.一般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溶液密度也越大.但氨水、酒精溶液正相反。
39.Na、K保存在煤油中,但Li的密度比煤油小,所以Li必须保存在密度更小的石蜡中。
40.白磷保存在水中。试剂瓶中药品取出后,一般不放回,但Na、K、P4除外。
41.一般试剂存放在玻璃瓶中,但氢氟酸及能水解生成氢氟酸的盐只能存放在塑料瓶中。
42.Cl2、Br2分别在对应的可溶性氯化物和溴化物中的溶解度因同离子效应而变小(因此可用排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收集氯气),但I2例外,I2在碘化物中的溶解度变大,这是因为有反应:(配制碘酒时加入少量KI可以提高I2的溶解度)
43.干燥管一般放固体干燥剂,但为了某些特殊需要也可以放固体无水硫酸铜检验水的存在;放过氧化钠,气流通过产生氧气;也可以用于防倒吸。(一器多用)
44.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变蓝,如果过量还可以褪色。I2+I-=I3-
45.铁在氧气中燃烧,需要在集气瓶底部放细沙或水,铜在氯气中燃烧则不必
46.实验室制备气体时,凡符合下列条件的,即:不溶性块状固体与液体反应生成在该溶液中溶解度比较小的气体时,都可使用启普发生器。但实验室制备乙炔气体时,虽然反应完全符合上述条件,却不能使用启普发生器。这是因为碳化钙吸水性很强,反应剧烈,而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又为含水的浆状物,它附着在碳化钙的表面,致使固体和液体难以分离,如果使用启普发生器,则不易控制碳化钙与水的反应速率,因反应剧烈,反应中形成的浆状物易从导管中喷出,而且该反应是放热的,易导致启普发生器炸裂。
47.在化学实验中,使用胶头滴管向反应器皿中滴加液态试剂时,为了避免污染试剂,滴管的尖嘴必须离开反应器大约1厘米垂直滴加。但在制备氢氧化亚铁时,为了避免氧气带入反应器内造成氢氧化亚铁被氧化,使用胶头滴管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必须将滴管的尖嘴插入硫酸亚铁溶液的液面下。
48.鉴别SO42-离子常用的方法是向被鉴别物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即证明溶液中含有SO42-离子。但是,若被鉴别的溶液中含有Ag+离子时,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实验时也可以产生相同的现象,因为Ag+离子可与Cl-离子结合生成不溶于水和酸的氯化银白色沉淀。因此常先用盐酸酸化,无现象后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溶液中含有SO42-离子。
49.SO2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SO2,某些强氧化性物质如H2O2、HClO等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50.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某无色气体,石灰水变浑浊,继续通入过量的该气体又变澄清,这是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但出现上述现象时,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二氧化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