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刻度器 >> 刻度器市场 >> 人大附中初中部负责人卢海军我们有场效应
本文转自;
学校人物名片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创建于年,在国内外基础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积极的影响。不仅中高考成绩斐然,(曾经连续6年夺得北京市高考状元),学科竞赛成绩耀眼,素质教育也在国内堪称名牌。科技发明创新、足球、象棋、健美操、舞蹈、交响乐……从市里到全国到世界级舞台,都能看到人大附中学子的风采。
卢海军是人大附中初中部的教育教学负责人,身兼初三物理老师,曾荣获年度全国中学物理教学创新展示和评课比赛一等奖,他的课例同时入选年全国30节初中物理创新示范课。
推翻重来,4天搞定,谁能像人大附中?
作为名校,人大附中的一举一动素来带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惹人效仿也是常事。不过在选择线上教学平台这件事上,人大附中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学的,因为事情的经过带有强烈的人大附中之所以是人大附中的色彩。
1月27日开会研究如何在居家抗疫期间开展网上教学,之后卢海军就带领老师们开始了广泛的调研和试用。十几天里,经过多方比较,仔细筛选,他们选定了一个平台,然后便是认真培训、反复演练。
一切看上去都在稳步进行,只等2月17日北京市网上开学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刚结束产假回来上班的老师提了个议,有一个平台好像不错,要不咱们试试?包括卢海军在内,多数老师根本没听说过ClassIn。
一试,大家发现它能够把教、学、评三项功能很好地整合到一起,而且互动性特别强,带给大家以往试过的所有平台没有的感觉。
当天,人大附中与翼鸥教育取得联系,达成合作意向。
2月17日网上开学,要知道这一天已经是2月13日了!
试问谁有人大附中的果断和勇气?
接下去的几天,没有一天可以浪费。14日,全校会议上对老师进行培训;15日,家长学生演练;16日预热;17日开学。
作为外人恐怕要问:一个老师随便一句话,定下来的平台就弃用了,把领导的意志置于哪里?花了的时间都白费了,把大家的劳动置于哪里?选一个从来没接触过的平台,风险谁来担?明明任务重压力大,为什么不把求稳妥作为首要目标?
卢海军用一句特别简单、却有千斤重的话解答了所有质疑,这是我们的传统。
我们的老师,只要是对学生好,多麻烦都自己担着。有这样一群老师,学校必须重视他们的想法,给他们创造一个民主氛围。
可以盖高楼,可以修花园,只要不差钱,名校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可以拿来,然而形似容易神似难。传统来自于几代人共同、不懈的求索,深深扎根在附中人的血液里。
一个龙腾虎跃的地方,一个效应强烈的场
人大附中诞生于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细数它的发展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它跃升为中国基础教育一面旗帜的这些年,能够印证卢海军口中传统的事例有很多。
上世纪50年代,附中每月要向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填报学生到课统计表。项目多,数据多,统计填写几十个班的报表费时费力。相关负责老师想购进一台电子计算器,价格在当时是个天文数字,时任校长胡朝芝了解情况后马上批准购买。
年11月,时任校长刘彭芝为学生争取到参与中科院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机会,为保证科研过程不中断,她做出让学生停课3个月,全身心做科研,事后再补课的大胆决定。后来这12名学生的科研论文在全国拿奖,还登上了世界顶级科学杂志《Nature》,高三毕业分别被北大、清华、上海交大、剑桥、耶鲁、帝国理工等名校录取。
两位老校长的决策中都蕴含着一种精神:只要是对学校发展有利,对学生成长有利,不用怕,大胆做!
刘校长还有一句话,卢海军一直忘不了。在人大附中,是龙就得让他飞起来,是虎就不能让他趴着。
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王锋,来自于陕北的农民工,到人大附中工作后自学成才。爱动手,爱钻研,在上世纪90年代就搭建起直播系统,在校园里实现了同步直播。年,他和学校另一位校工一起,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现在王锋是学校电教中心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年,人大附中在北京的中学里率先建立起校园网,一名叫侯晓迪的学生因为屡次带头攻击校园网、破译老师邮箱的密码被刘校长约谈。他哪想得到,谈话之后,学校买了12台电脑,让孩子们成立了网络实验室自主管理。侯晓迪大学选了计算机专业,后来创办了科技公司,他的科研成果在美国已经得到实际运用。
学校由一个一个人加在一起构成,要想看到龙腾虎跃的盛况,前提是每个人的细胞得到激活,才智得到发挥。
从学校层面鼓励大家敢想、敢干;从老师层面明确一件事:要让学生收益最大化。学生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再回到文章开篇那一幕,我们就不奇怪了。哪个最好我用哪个,别人用着好,我也要用,绝不能让我的学生吃一点亏。就是这样朴素的想法,使得人大附中的老师没有辛不辛苦、麻不麻烦一说,短短4天就变了心,选择了更符合教学规律、更以老师学生为本的线上教育平台。
那段日子里,卢海军高兴地看到,试用过的每一个平台都建了群,群里集中了老师和平台技术人员,每个群的活跃度都很高。虽然群里常常反映着问题和困难,但也是大家激烈讨论、思想碰撞的地方。有的老师更显示出非同一般的活力,不但加入了自己所用平台的群,还做客到其他平台群,广开学习渠道。
明年就退休的老教师,培训结束有点懵,向年轻老师请教,深夜时分还在反复练习,就怕第二天因操作不熟练耽误学生时间,就想给学生留下自己已经很娴熟的印象。
有的老师身在外地,没带电脑、手写板,临时置办了一整套;有的老师家里网络不畅,一直播就卡,于是将很多内容提前写好,做成文字形式呈现,无形中多了很多工作量也没有怨言。
信息技术中心的任老师负责排课,初高三有选考,初三9科,高三20科,不同科目、不同老师、不同学生混在一起,不能排错,常常是一干就干到后半夜。
我们的老师特别可爱。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是眼保健操时间,学校要求上第二节课的老师负责播放眼保健操音乐。卢海军在一次使用监课功能时看到,20个班级的课堂绝大多数都在放眼保健操音乐,一个没放的班级,刚毕业两年的年轻老师特意找到他解释:我不是没放音乐,我是早放的,您没看到。
为了保护学生视力,人大附中的网课只安排上午半天,爱护学生的心意可见一斑。老师们因此被减了课时,也担心任务完不成,但是都能服从学校安排,自己克服困难。说来也怪,困难摆在那儿,左看右看都很难,一旦要准备全力攻克它,它似乎就变小了,不是事儿了。
外界看人大附中简直神了,在卢海军看,与其说神,不如说是场效应。一群高学历、高素质、高标准的老师聚在一起,同为拼命三郎,都在团结上进,需要努力的事太多了。无论是刚毕业的老师,还是外校调入的老师,进了这个场,就会被同化,都知道怎么对学生好,都知道怎么做事情。
和平台打交道,这样的老师是用户,也是不可多得的资源。老师有很多想法,可以帮平台更趋完善。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群里初级问题少了,建设性的意见明显多了。卢海军认为,这正说明了人大附中老师的特点,也反映了他们的价值。
一所学校的小生命和大生命
就在5月初,一组小女孩在农贸市场摊位的案板下上网课的照片,感动了众多网友。女孩叫柯恩雅,湖北五峰渔洋关镇一年级学生。4月3日复工后,父母在市场卖卤菜,她在店里案板下边上网课,已经坚持了一个多月。卤菜店是铁皮板房,恩雅用的是旧款笔记本,空间太狭窄了,她总会碰到头。妈妈有空就过来帮她检查作业,为了孩子上好网课,她换了更大的上网流量包,买了一大一小两盏台灯,找来了大屏幕笔记本电脑,给孩子腾出了案板下的空间。
网友们称赞恩雅眼里有光,认真学习的样子真美!
外媒也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1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