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刻度器 >> 刻度器优势 >> 人世间创收视新高现实题材的破圈之道
新华日报·文艺周刊(第期)
《人世间》为啥能火?创央视一套近三年收视新高,破圈效应激起广泛共鸣
1月28日登陆央视一套,改编自梁晓声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的电视剧《人世间》引发全民热追:截至目前,全剧平均收视率1.45%,平均收视份额6.08%,单集最高收视率1.78%,单集最高收视份额7.89%,平均收视位居全上星频道同时段电视剧类节目第一,创央视一套近三年收视新高。比数据更有力的,是观众在社交媒体上为好剧贡献的“自来水”:“推荐给我妈看的,结果自己看上瘾了”“时代巨变、幽微人性、琐碎情感一样不少、混在一起,竟然炖得有声有色”……
一部没有强情节、没有流量明星的年代剧,却火遍了大江南北、温暖了不同代际的观众,厚重、深沉而又“不隔”。从专家学者到普通观众,从五零后到九零后,纷纷以各自独特的视角,解读《人世间》成为爆款的缘由,以及它为中国故事、中国表达所贡献的珍贵经验。
绵密的细节编织
让一个时代缓缓“落地”
《人世间》以东北某省会城市周姓人家三代人的视角,讲述了十几位平民子弟近半个世纪里跌宕起伏的人生,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江苏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刘旭东认为,年代剧拍摄有它特殊的难度:演员的实际年龄和角色年龄跨度之间的矛盾,不同年代时期的剧情主题如何统一的难题,以及显而易见的,如何恢复和设计出符合特定年代的历史场景,让每一帧画面都洋溢着鲜活的时代气息——这为年代剧的真实感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依托。
“我必须要给导演一个大大的赞!从道具场景的恢复,对历史的原真状态的还原,到人物的一句台词、一个眼神、一种状态,影调的选择和统一,他都抠得很精准。演员演绎得也很到位:主演雷佳音吃透了人物,表演毫无痕迹,一招一式都让人舒服;观众给丁勇岱的评分几近满分,都说他演好了工人形象、中国式父亲形象。我一向把影视剧当作遗憾的艺术、总怀着包容的心态去看,但《人世间》经得起挑剔,常常让我恍然‘这原来是戏’,就更见创作者的功力。”刘旭东感叹。
印着“为人民服务”的搪瓷缸,巷子里张贴的“不许随地大小便”,酱油厂里水汽蒸腾的翻炒车间,拘谨微笑的全家福,这些仅仅作为背景板的细节,精致地凝练了历史瞬间,共同成就了《人世间》极具时代质感、极富艺术魅力的影像呈现。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张鑫认为,“以小见大”是理解该剧的一把钥匙:人物的对话、服饰,剧中的建筑、饮食、道具、歌舞,制作团队对这些细节颇为用心地还原呈现,尽可能不因为一个“坏点”让观众“出戏”。
在编剧宋世明看来,“物”的背后也蕴藏着时代表情,对微小物事的捕捉,特别是时代横切面与纵轴线的精细交织,是拍好年代剧的关键:“脱离了时代,只讲家长里短,那是悬浮剧;离开了细节,只讲时代的波澜壮阔,那是教科书。《人世间》用逼真的细节填满了历史的缝隙,在扎实深厚的大时代氛围里,娓娓道来五十年里中国老百姓的故事,既有历史的纵深,又有生活的质感,这样的谋篇布局是该剧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几乎没有一个浪费的场景、几乎没有一个注水的镜头,在近乎强迫症的同一性准则之下,细节也拥有了绵长的力量。网上搜索“雷佳音的毛裤”,会发现《人世间》的这一处闲笔激起了网友乐此不疲的“玩梗”。“看到雷佳音一边穿彩色毛裤一边抱怨‘我姐的毛裤太短了’,我还没反应过来,我妈却盯着毛裤感叹:那年头的毛裤真的都是这么一截截接起来的——可雷佳音偏偏又把这一幕演绎得很有喜感。真的,这个毛裤梗我可以笑一年!”九零后观众贺丽华说。正是通过绵密地编织每一处细节,那个跫音渐远的时代,终于在荧屏光影中渐渐“落地”。
“文学品质”并未流失
摹写潮起潮涌的时代侧影
“从小说《人世间》到电视剧《人世间》,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原著的文学品质并没有流失,只不过换了一种载体。”曾和导演李路合作过《人民的名义》的著名作家周梅森,如此点评李导的新作《人世间》。
说一部电视剧拥有“文学品质”,寓指它对时代、对现实、对人性的深刻展现。“梁晓声的原著给电视剧打下了很好的底子。”刘旭东对记者说,“梁晓声的知青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曾影响了一代人,到《人世间》,他的雄心拓展成书写近半个世纪的中国史。尽管主角设定为东北平民,但是通过婚姻、留学和其他支线情节,梁晓声的笔触实则蔓延向省部级别官员,伸向贵州、深圳甚至国外,尽可能地刻画出整个中国、整个时代的面貌。同时,在进行长跨度的历史叙事时,《人世间》又牢牢把握住人民史观,反映出人民群众怎样改变国家面貌、创造新的历史,写出了历史演进的真实逻辑,堪称一部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对当代中国来说,改革开放是民族命运、人民命运的分水岭;对《人世间》来说,讲好改革开放带来的时代巨变,刻画形形色色的人物在时代浪潮中的荣辱浮沉,相当于“既要照顾每根线头,又要拎出一根主线”,是颇见功力的创作难题。
“剧里有两个情节让我印象很深:德宝为了给酱油厂拉业务,和广东老板拼酒,喝得脸红脖子粗的,哭着说‘只有多喝酒,才能给厂里喝出一条生路’;深明大义的秉义岳母拿张载和王安石作比较,让秉义明白‘纸上谈兵不如放手去做’。这两个情节从国企职工和改革者的不同角度,折射出了时代转折时不同人群的心路。”媒体人依依说。特别是周秉义见到灯红酒绿、充满活力的深圳时,他的那种既踌躇满志、又犹豫不前,既勉励自己“赶快做”、又难掩惆怅落寞的复杂心境,准确地还原了那个时代的“表情”。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改革开放的预期结果。对由于知识层次、个人视野和能力造成的境遇分化,《人世间》有真实的展现;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困境,也以东北向深圳投去的艳羡目光作为喻体。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人世间》在刻画人物时,并非静态地呈现一成不变的人性,而是把人性放在时代大潮中淬炼考验——无论清高或“油腻”,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有春风得意,有蹭蹬失意,有人性的坚守,也有名利面前的“溃堤”,一如网友所言,把这些拼接在一起,才是真实的“人世间”。
“我相信无论是小说作者、编剧还是导演,都一定将自己热烈的生命体验灌注其间。”南京师范大学新传院教授刘永昶说,“于今天的老年人、中年人而言,他们可以在剧中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找寻自己的生命印迹;于今天的年轻人而言,他们注视的是祖辈、父辈的青春故事,并因此动容不已。往事并不如烟,每一个剧中人都在人生的跑道上匆匆奔跑,他们的个体身影常常在理想与现实之间飘摇,而生命的坚忍步伐却从不会停止;他们的集体姿态构成了潮起潮涌的大时代侧影,时代与个体从来就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电视剧也因此获得了史诗品格。”
年代剧落点于“弥合年代”
温润人性最是恒久动人
“我和爱人一起追剧,看到动情处时不好意思转头,怕看到对方泪目……”六零后媒体人菖见在朋友圈如此写下追剧感悟。两个姐姐在艰难岁月里夭折,自己通过不断学习一步步改变命运,爱人在病榻前伺候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这些亲身经历的生活点滴使他对《人世间》格外共鸣:向上、向善、血性、道义,这些抽象的“大词”被具体的人物和故事赋形,拥有了足以让人“破防”的强大势能。
“抛开主要人物不说,剧中的配角真是各有各的光彩。欺负妇女的骆士宾,‘渣男’一个,但他知道郑娟怀孕后,干着投机倒把的营生,也要给她挣够生活费。郑娟的养母,自己卖糖葫芦、卖冰棍过活,却不让女儿打胎,因为那也是一条生命。还有秉义的岳父岳母,他们和周家存在客观的阶级差距,但在两家人相处时总是尽可能地换位思考,让对方觉得舒服——我觉得《人世间》很真实地把那个时代东北黑土地上的善良、血性和道义传递了出来,他们流的很多泪水是利他的。它同时重建了‘家’的意义,一家人打不断、吵不散,而且总想着怎么向上走,怎么‘要好’,这些对今天的躺平主义、原子化现象、精致的利己主义,都有很好的启发意义。”菖见感叹说。
在资深影评人舒克看来,整部剧最终讲的就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善”,形形色色的人物在剧中穿梭,逐渐筑起了“善的堡垒”。难能可贵的是,《人世间》对“善”的表达并未流于虚假和扁平。在观众贺丽华看来,主角周秉昆对学霸兄姐有着真实的羡慕嫉妒恨,他特别在意父亲对几个子女的不同态度,甚至觉得父亲“势利”,他作为剧中“善”的化身有着真实崎岖的心灵世界,这种设计完全是基于人性的真实逻辑,“至于秉昆妻子郑娟,我觉得她代表着对人性之善的想象:看到爱慕秉昆的女孩来送饭,她没有上演抓小三的狗血戏码,而是真诚地向‘竞争者’表达了感谢——这一幕看起来不动声色,暗地里搅动着人性的风暴,这种善是令人震撼的,它激起了观众心灵深处的美好的因子。”
在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教授魏佳看来,年代剧的最终落点,正是弥合时代差距,唤起今人共情,塑造全民记忆:“在影视语言上,《人世间》超越了原著,演绎出鲜明的时代印记和历史流淌;在整部剧的内核上,它凝聚起国人的情感共识、价值共识,很好地完成了时代交托给它的使命要求,用情用力讲好了中国故事。”
不是所有人生都要“开挂”,重要的是用力生活,爱自己也爱他人——八零后江苏导演俊苗对《人世间》有着别样的解读:“做个放飞自我、张扬个性的人没有错,但我越发觉得,更要做一个心中有爱、有心、有家、有担当、有进取心、有感恩心的人。心中揣着光芒,体验生命需要你去经历的一切疾苦或甜蜜,便是不辜负这‘人世间’。”
交汇点记者冯圆芳吴雨阳
编者按:由李路执导并担任总制片人,雷佳音、辛柏青、宋佳、殷桃等领衔主演的《人世间》播出后不但成为全国观众瞩目的年度“开年大剧”,也成为近年来佳作频出的“江苏精品剧”最新代表作。本版精选了四篇剧评,探讨这部现实题材大剧的破圈之道。
若是有情有义,人间必不孤独
文
韩浩月
《人世间》被立项改编为电视剧,貌似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作为梁晓声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原著,它的改编难度是很强的;作为严肃意义上的纯文学作品,它与电视剧娱乐之间的一些隔阂需要被打破;而如何在类型多元、题材繁复的长视频内容竞争中,凭借这样一部守正笃实的作品赢得观众青睐,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但就目前《人世间》所获得的高度认同来看,这部剧的台前幕后,完成了一次优秀的合作。
观看《人世间》,首先让我觉得意外的是剧作对于悬念感的运用。水自流和骆士宾为何要寻找周秉昆?为何让周秉昆每月给郑娟按时送钱?这三方之间会产生怎样的冲突?这些悬念一直贯穿于前期十余集的剧情当中,虽然是辅线,但却起到了推动主情节进展的重大作用。编剧王海鸰在塑造水自流和骆士宾这两个人物形象时,借用了谍战片的手法,这两人表情神秘阴郁,行为躲躲藏藏,不像是好人,但在进一步了解剧情后,会发觉这两个配角很重要,他们两个,其实也是过去的一种时代表情。
其次,我觉得《人世间》的戏剧张力,主要来自于对相聚与分别的描述和刻画。分别一向是中国文学的永恒主题,因为分别而产生的经典文学作品,其实已经写进我们的文化基因与血肉情感当中,所以每每提到包裹、书信、行李、车站等词汇时,总会让人忍不住热泪盈眶。《人世间》的故事起点,把分别写到了一个极致,家庭成员各自奔往天南海北,一年难得见一面,哪怕春节团聚,也很难实现一个人也不少的大团圆。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分别因为它独具的考验性,而成为观众进入剧情的切入口,但当下观众冷峻的打量,往往会被电视剧情节一个一个地溶解,因为分别只是减少了家人的联系频率,但却丝毫没有减弱他们之间的情感浓度,反而因为距离的存在,他们对于“家”的概念愈加清晰,也愈加向往,甚至成为了一种信仰。
每一次与相聚有关的剧情,都是情感浓度的一次释放,我们可以看到:周家父亲周志刚千里迢迢去贵州看望女儿周蓉;周秉义与郝冬梅想方设法也要回家小住几天,母亲与儿子在炕上聊天彼此擦拭眼泪的一幕让人动容;周蓉与冯化成在回家路上的车站,发生了意外事件,他们的女儿被送回爸妈家,代替他们完成了一次回家之旅……在所有相聚的过程里,留守在母亲身边的小儿子周秉昆,是一个信息中转站,这让戏份往周秉昆身上倾斜的同时,也强化了家人相聚难之外的意义——若是有情有义,人间必不孤独。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年代大剧,《人世间》的情义主题,使得它拥有了一种强大的民间性,它是从小的人物、小的细节开始讲起的,但它却能够让观众看到一个时代的庞大,听到一个时代的轰鸣,在这种庞大与轰鸣当中,他们的情与义,如同舒软熨贴的保暖层,覆盖住了一些亟待愈合的伤口。
家庭当中很少出现“情义”的形容,但《人世间》里的周家作为剧作核心,除了拥有不可割裂的亲情之外,的确存在“义”的成分,比如开篇三个子女争相要奔赴艰难的地方去,把留守家园这个相对轻松的任务,留给自己的同胞;最后被留在家里的小儿子周秉昆,虽然是三个孩子当中最“愚笨”的那个,但他在更多的时间里,代替哥姐尽到了照顾母亲的重任,若非性情里有“义”的存在,他不会如此坚持;周秉昆与郑娟之间的交往与相爱,也全程被有情有义充满着,这让这对异性之间的情感,拥有了“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感情基础;此外,乔春燕对周家,曲秀珍对酱油厂的六名年轻人,以及年轻人之间的互动,无不有“义”起到“大粱”的作用。当下的年轻人,对于感情里的“情”自然还是熟悉的,只是,《人世间》里的“义”,恐怕已经让不少人觉得陌生了。
大剧之大,在于其冲破了格局的框架和约束,“于细微处见知著,于无声处听惊雷”;正剧之正,在于其汇聚了观众可以感同身受的共通情感,并发自内心地想要与角色握手,接过那些曾经无比闪光的品格与美德。《人世间》在这两方面的表现,都可以打高分。(作者为著名作家,文化评论人)
回到地平线,重新发现生活
文
冯圆芳
岁末年初之际,三部以时代和生活为真正主角的影视作品《人世间》《小敏家》《爱情神话》轮番上映,把三部作品放到一起看,或许是一场有意思的探寻之旅,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影视创作对生活的理解与表达上已走了多远,又存在着怎样令人遗憾的欠缺。
上山下乡、三线建设、推荐上大学、知青返城、恢复高考、出国潮、下海、国企改革、个体经营、棚户区改造、反腐倡廉……讲述东北平民半世纪生活史诗的开年大戏《人世间》,勾勒出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图卷。身处拔节生长的新时代,向历史的这一次回眸无疑意味深长:原著作者梁晓声曾表明写作《人世间》的初衷是“把从前的事讲给年轻人听”,导演李路也想通过展示父辈的故事,让现实中衰老沉默的他们“开口说话”,对当下社会实现一种“唤醒”。而作品中周家人生活的光字片,其实是仁义礼智信等五条巷子的统称,这一精心设计的象征意在唤起今人对传统价值的继承与坚守。这从侧面揭示出,作为年代剧的《人世间》是一架“时光倒转机器”,它强调历史的认识功能,渴望传递中国在最近半个世纪、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珍贵经验,特别是人性恒久的温润与坚守。换句话说,它通过“朝向过去”,来启示当下与未来。
《爱情神话》则完全是另一种叙事。在这个去情节化的、发生在上海一群单身中年男女的故事里,随处可见对浪漫的“降级”,对神话的消解,对人生“公式”的嘲讽。
影片中有个非常巧妙的细节:李小姐(马伊琍饰)的女儿一开始按照母亲叮嘱的口径告诉白先生(徐峥饰),妈妈只有38岁,等熟稔之后又神秘地告诉他,其实妈妈已经42岁了。在这个难堪的情节发生之前,观众已经忍不住拿放大镜挑剔演员的外表了:马伊琍怎么这么老?红色头发也很俗啊!但很快意识到,导演正是通过对演员颜值做“减法”,来完成生活表达的“加法”,揭开真实生活的疲惫真相——而且做“减法”的不仅有颜值,还有“价值”。
在那场注定流传影史的饭局上,白先生原本只邀请了正在交往的李小姐,不料前妻(吴越饰)、女性朋友格洛瑞亚(倪虹洁饰)、好友乌先生不请自来,场面一度有些尴尬。但多人物交织的复杂情境恰恰为显露性格提供了舞台:前妻的一句“没有生过孩子的女人是不完整的”激起了接龙造句,直至格洛瑞亚戏谑地说出“没有蹬过一百个男人的女人是不完整的”,至此,影片的部分意图清晰显露——人生没有固定公式,人葆有自己即为完整。在“破”的同时,影片亦进行了水到渠成的“立”:饭桌上,素昧平生的女人们没有把对方视为假想敌,而是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谈中开放边界,使一个个“孤岛”得以联结。这些“松软”、平庸却善意的红男绿女,和影片所精准捕捉的其他棱面一起,刻画出“魔都”上海多元包容、驳杂丰沛的迷人魅力。
“60后”导演的《人世间》和“90后”导演的《爱情神话》,显然拥有不同的代际视野。与“60后”的笃定不同,在“90后”眼中,当下经验也在创造珍贵的价值,一切传统的价值都需要重新被审视。但这并不意味着放逐价值,而只是提供了和上一代人不同的价值,那就是把解决生活困境的希望寄托于具体的人,把人性、人与人的联结,当作那艘可以依靠的、小小的诺亚方舟。
相比之下,周迅、黄磊等优秀演员加持的热播剧《小敏家》其实缺乏真正的表达。同样是讲述都市生活,《小敏家》走出了《三十而已》式的抓小三、遇海王的狗血桥段,《我是真的爱你》所代表的庸俗女性主义,《流金岁月》式的玛丽苏套路,却陷入了一个更具迷惑性的窠臼,那就是把鸡零狗碎、家长里短、絮絮叨叨当作生活的全部,日常生活背后时代的、经济的、阶层的、观念的复杂框架全部被抽空,角色也不再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这样的作品里,我们看不到创作者对表达权利的珍视、对社会议题的严肃思索,反而处处充满了讨巧和油滑的短视心理。
尽管如此,那些好的作品仍在赐以我们信念。至今记得《都挺好》开头,演员倪大红以头靠在儿子腿上的特殊造型“惊艳出场”,雕塑高手一般,以精准干练的刀法三下五除二地砍削出了角色的形神,塑造出主流视野之外的另一种父辈;去年的收视大戏《小舍得》虽有贩卖焦虑之嫌,但有赖于优质的原著、精心的改编和出色的表演,教育焦虑、重组家庭、姊妹竞争等真实的关系模型被刻画得入木三分。不过,当前辈的作品已经多到“叠床架屋”,最重要的或许不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是回到自己的地平线上,以“归零”的目光重新发现生活。就像“黑马”之作《爱情神话》,一个其实没有爱情也没有神话的故事,却一样那么温柔和动人。
绿叶对根的情义
文
杨劲松
根据梁晓声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人世间》播出已过三分之一,聚焦50年时代变迁下东北一家人的命运史诗,已从年讲述到年,从建国创业三十年的后期跨越到改革开放初期。在原著宏阔文学基础上,该剧编导坚守人民立场,以扎实的影视艺术语言着力周秉昆等人民群像的塑造,通过人民的选择、悲喜、心声,反映出那个敏感特殊年代的时代脉动,赋予了这部茅盾文学奖力作新的艺术生命。
王海鸰编剧团队紧紧抓住原著城市工人的主体群像中周志刚、周秉昆父子,第一集“留城抉择”“法场托孤”这两大戏剧事件,形象再现了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真实,这一运动的理想主义色彩,通过周秉义、周蓉兄妹的人物塑造上形象体现,兄妹将一箱禁书托付留城进工厂的弟弟,文化与知识的火种,与法场严寒中幽暗人性的托孤,将周秉昆推到了半生抗争的命运起点。
秉昆的善良温暖了郑娟那无血缘关系的一家三口的苦难的心,郑娟的美丽启蒙了秉昆的爱的向往、她的磨难考验了秉昆爱的忠诚、她的勤劳更给了秉昆母亲第二次生命。秉昆与郑娟的婚姻,是继周蓉私奔万水千山嫁给年长诗人冯化成之后,对婚姻家庭传统坚守者周志刚的挑战。每回面对子女“大逆不道”后的现实结果,这位常年不在家的老工人总是被子女的善良与真诚所理解、折服与接受。
“知识改变命运”首先对周志刚工人家庭产生了阶层裂变。秉义、周蓉考上了北京大学,照顾昏迷母亲的秉昆落伍了,昔日工厂铁饭碗也日渐不稳,加上嫂子冬梅父母的门第偏见给周家带来的尴尬甚至委屈,秉昆与父亲在火车站发生了剧烈争辩,最终还是父亲用对两位大学生子女的厚爱拔剑而向秉昆自尊,不欢而散的站台上,回荡的却是这一对工人父子对知识的敬重、对大学生的奉献、对知识分子改变国家命运的厚望。
改革开放四十年形成了又一代知识分子新阶层,他们来自周志刚这样的工人家庭、来自周蓉插队的山村田野,他们是百年大树上的新芽绿叶,电视剧《人世间》歌颂的正是绿叶对根的情义,这个根是周志刚、周秉昆为代表的人民精神,与梁晓声的原著一样,该剧编导坚持将工人阶级的艺术形象置于作品高光之中,讴歌他们的奋斗、坚守、隐忍与牺牲。
除了知识建设带来的阶层裂变,更有政治运动带来的个体命运蹉跎,蔡晓光、乔春燕这两个人物很典型,在年之后各自的喜悦与哀愁,他俩分别以不甘于命运的智慧或豁达,化解了困境。这两位人物伴随着曲秀贞夫妇、冬梅父母等省部级干部的出场,改革开放之初,党政官员对权力的自律、自控与自省,形象体现于这两位可敬可爱的优秀党员身上。郝省长言传身教,为秉义后来的从政生涯树立了榜样。
将知识分子、党政官员、城市个体劳动者作为塑造城市工人的辅线,这是该剧编导对史诗深厚内涵与宏阔格局的追求。郑娟、骆士宾、水自流是个体劳动阶层代表,郑娟早年在家接手工活儿,在帮龚维则到黑市变卖烟酒时,她给了带路人佣金、给自己留了利润,这种市场经济的自觉,以及水自流与骆士宾拥有财富之前的牢狱代价,都形象说明了中国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历史必然,因为这是人民的自觉与自醒、欲望与向往,人民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该剧前二十集通过鲜明影视形象与生动戏剧冲突,告诉我们当年为什么必须改革开放,更说明了我们的党在今天为什么仍要加强反腐倡廉,因为周志刚、周秉昆、郑娟等百姓的目光永远在注视着我们。
该剧成功离不开总导演李路完成的准确的形象表现与诗意表达。他大胆启用了雷佳音等中青年演员去完成跨度近五十年的人物塑造,以暖色为画面主调,大量使用中近与特写景别,突出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在处理秉昆、春燕等工友群戏上,导演在场面调度、表演调控与运镜剪辑上营造出青春诗意,弥补了演员年龄外形差距。再加上演员表演的真实感与娴熟度相辉映,使得该剧如行云流水,在酣畅真情里体现家国风云,在隽永诗情中蕴含深沉力量。(作者为国家一级编剧,夏衍电影文学奖获得者)
在微光中看见世界看见自己
文
熊忠辉
央视近期播出的电视剧《人世间》被刷屏,它用一个家庭来体现整个中国社会跨越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被称为“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
《人世间》在预告片中引用了《增广贤文》的一句话:“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来如风雨,去似微尘”,而宣传海报标识的是“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微尘、烟火,正如一个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但他们恰恰是浩瀚历史中的真实元素,细化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在时代坐标轴下变成刻度,这样的生活,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经历过并逐渐遗忘而又不该遗忘的,《人世间》唤醒了不少观众心中的情感以及对生命的领悟。
这种感动和领悟,是因为透过《人世间》演艺人员演绎的日常和作品呈现出的温暖的基调,我们可以体悟到“人的纵深性”,看到每一个平凡如我的微光汇集到时代星空中终成璀璨的努力。
为了让空间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主创选择了最难走的路:跑遍东三省选址造景、亲至大西南实地拍摄。剧组准备了很多旧物件,比如旧的海报、挂历、衣服,存放这些道具的道具库也有一千多平。而五十年时间里,每个阶段的社会风貌都有其独特性,为准确还原,“翻阅了大量资料,多少T的硬盘,找墙上破损的肌理、哪个年代有广告了,很多细节,都是功课,但也都是应该做的。”
在剧中,不论是低矮的房屋、拥挤的街道、逼仄的炕头,还是人们所使用的自行车和电车、挎包等衣物、电风扇和茶缸子等物件,没有一样东西在《人世间》中不具有有机生命的特征和人类活动的能力。这些物事,都是剧中角色内在情感的写照,也是所有经历过那个特定时代历史生活的观众深层记忆和情感里的附着物,甚至对并未经历过那段特定生活的年轻一代观众也可以唤起他们的知晓欲,它们的状态似乎就是创作者和消费者内在情感的状态。或者说,这些具体微观的空间就是历史真实,是中国社会变迁中的一个个时期的特定物,是每一个过来者的心心念念,是一个国家不能忘却的记忆,我们在其中看见世界、看见自己。
在周家三兄妹和他们的发小身上,我们看到自己曾经的生存、成长与消亡的过程,看到我们为之斗争的生活。这是一种经由自己亲身感受的领会,而不是对这样一个富有生命的变化和连续的整体去作逻辑上的分析和推理。表面上,这似乎是《人世间》这部作品与“我”(创作者和消费者)的相会,但实际上,这是一代人同丰富的生命形式及人类生活自身的“对话”。
《人世间》中周秉昆一心为小家而谋,周秉义为大家而求,周蓉为自己的爱情和信仰而辗转,在一个普通家庭架构之下,逐一展开而又收束在“家”这个结构里,剧中多次出现的春节团圆、全家福照片,正是我们为生活而斗争和追求幸福的坐标点、起点和归宿。在历史洪流和浩瀚星空中,《人世间》剧中主角及其勾连的人物(政界高官、商界成功人士以及大多数普通工人),他们尴尬、挣扎、迷茫,但又生机勃发、温暖可触,是如此曲折痛苦而又激荡人心。
从这个意义看,相比于现实主义的审美生产和价值凝望,《人世间》的故事如何展开已经不那么重要。当前我们正处于智能化社会,生活节奏大大加快,社会的异质性增强,物质主义甚嚣尘上,民众的精神力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散乱,这就迫切需要艺术作品的积极引导。通过影视作品的生产,见出生命和情感的复杂和多样、流动和曲折、起伏和节奏,在保留每个人、每个时代和每个社会的独特性的同时,又暗示出人类普遍的情感、命运和斗争。只有达到这一点,艺术才能真正产生审美的快乐和积极的引导。(作者为南京大学媒介拓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
美食的气质
文
周旭
下馆子吃饭,每每会碰到叫人眼前一亮的菜肴。食材本身浓郁新鲜的活性,菜肴的滋味,装盘的品相,加上漂亮的餐具,美食的气质袅娜无声地流溢出来,叫人食欲大开。
美食之美是食材华丽绽放的生命形态,当它被摆上餐桌的那一刻,是客人最为心动的惊艳遇见。在中式餐饮,温度是加持美食好看又好吃的重要力量,是美食焕发气质的能量源泉。油、料酒、酱醋等不同功效的作料,其主体成份是活泼灵秀的水,它们和烈火携手合作,渗透到食材的表里,推升温度的升高,折射出菜肴质感的光辉。而光影是至臻美食的灵魂附体,把它激发和炫耀出来,就是风情万种的诱人气质。
一烫抵百鲜是餐饮界对美食鲜美的点穴之论,烫,是美食从菜肴出品到入口的温度表达。只有达到了相当的温度,才能使食材的鲜味完美充分地释放出来。自古以来,中餐的烫是厨师朝朝暮暮对温度顶礼膜拜式的精准追求,是食材味道活灵活现的高光时刻。活色生香说说容易,它对温度的拿捏具有敏感得近乎过分的苛刻要求,这个要求就是听起来并不那么顺眼的"烫"字。烫,既是美食鲜美的滋味刻度,也是美食在舌尖和味蕾上的形容词汇和美妙记忆。
当菜肴烹调成熟,盛装到餐盘之后,传菜快,莫耽搁,是芸芸众生的普遍常识。大型酒店早在工程施工图上就把菜肴温度与传菜距离的关系作为美食要素予以周到的考虑了。在各式汤品的制作中,高汤是增香保温的主力。这是因为浮在表面的鸡油具有防止热量散发的功能。五星级酒店盛装菜肴的餐具会加热到75度,拿到手里烫烫的。盛上菜肴,分把钟时间迅捷传送到食客面前。“趁热吃”是追求温度和滋味统一的通俗朴素的大众表达。
其实,对美食气质而言,食材新鲜才是决定菜肴气质的第一要素。新鲜是美食的灵魂,没有新鲜,美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风光的大厦便会哗啦啦倾塌,更遑论高级阶段的气质。现实中的腌制品则另当别论,因为它是新鲜食材的盐性图腾。腌制品的初级产品必须是鲜活的。荤菜,素菜,无论什么菜肴,新鲜度永远高居美丽气质的首位。刚出水的鱼虾,刚宰杀的鸡鸭,刚从田地里拔出来的萝卜青菜,甚至刚刚碾出的新米……"出水芙蓉""出浴美人""水灵灵的""秀色可餐"……等等,是文人墨客对食物新鲜境界搜肠刮肚的情话。所有新鲜、保鲜的秘诀,都统统指向了对古老时间现代化浓缩的技能。从食材到美食出笼,其中的时间越短,食物越鲜美。它们和人类一样,诗意的心胸里蕴藏了饱满的激情,周身的细胞肌里奔涌着蠢蠢欲动的荷尔蒙,向着热爱它的人完美展示自身的强烈愿望。过了保质期,它们的激情就退化了,消失了,变质了。
再怎么新鲜的食材,没有厨师精湛的技艺,也成不了美食。刀功、火功是厨师赋予食材新生的当家本领。在南京,最典型的一道"上汤炖菊花"就是厨师刀功的有力见证。把一块豆腐横切竖切,最终切成一朵盛开的白菊花,灵秀柔美的花瓣足足近一万枚。
厨师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对美食的气质至关重要。餐具的选用、菜品的摆盘、菜肴色彩的搭配等等也是艺术的表现,没有一点美术和绘画的功底是做不到审美高度的。装菜的碗碟盆盘,是圆形恰当,还是椭圆更合适?用白瓷的高光,还是用黑陶的雅光?用金边绣口的瓷器,还是用土得掉渣的竹器?是用敞口的碗,还是用浅底的盆?是阔大豪放型,还是矮矬敦厚样?……奥妙真是太多太多了!金陵饭店白亮的瓷碗上描绘着红艳盛放的牡丹,浓烈的红与闪亮的白对比生动,把美食的气质淋漓酣畅地炫衬出来。溧阳涵田度假村的养生菜,菜品的搭配不超过三种颜色,或灰、红、绿,或白、黄、绿,或灰、褐、白,素净淡雅,像一首首诗行,把春夏秋冬的主色调在餐桌上艺术地描绘和呈现。每次到苏州,总要吃一碗文艺气质的苏州面。何为文艺气质?你看沉浸在宽汤中的纤细面条,被厨师手中的一根长筷从沸腾的锅中捞起,然后筷尖似春风摆柳,一条条密密匝匝、紧挨排列的面条平躺到点缀着葱花的汤碗里。看到它,就想起民国时期小开的头发被梳理得整整齐齐纹丝不乱,是三七分还是二八分?
美食的气质还与厨师和服务员的微笑和端庄得体的形象密不可分。一笑三分暖,倘若菜品不错,而服务员冷若冰霜,拉着一副苦瓜脸,餐盘中的美食就被人们散发的不良气息压制和扰乱了。我们对美食要心存敬畏和景仰之心,人对人要善良,对自然,对食物,也要善良。以善对善,以心换心,女为悦己者容,美食的气质为欣赏和尊重它们的人才焕发开放。有人做过多次的实验,如果食客、厨师或服务员,其中一个身体不佳,心情不好,那一天的菜肴滋味则大受影响。为何?美食是生命的形态,它们已感知到主人情绪的暗然和不快。而如果你的彩票中了大奖,或者家有喜事,那美食的滋味会在你的舌尖和味蕾上欢快舞蹈。为何?人与食物同为大自然的一分子,息息相通……